數位身分證 new eID 的資安挑戰及風險分析

cover

前言

  隨著數位化時代的來臨,數位身分證成為各國重要的身分認證工具之一,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的資訊安全挑戰。在台灣,內政部曾規劃於明年全面換發 new eID,並建置政府資料傳輸平 T-Road,將各項政府資料串聯在一起,實現「一卡多用」的目標。然而,隨著數位身分證的普及,相關的資訊安全風險也相對增加,必須正視並針對風險進行分析和措施規劃。本文將探討 new eID 在建置 T-Road 過程中所面臨的資訊安全挑戰,並從風險分析的角度來評估其可能的風險和採取的措施。 

new eID 的功能與應用

  數位身分證 new eID 作為新一代身分證明文件,擁有晶片功能和自然人憑證等多重功能。與傳統身分證不同的是,new eID 具有強大的數位化整合能力,可將多張卡片整合成一張新版數位身分證,如健保卡和駕照等卡片合一。此外,new eID 搭配自訂密碼雙重身分認證,可提升防偽能力,保障民眾的身分財產安全。 

   在使用上,民眾只需搭配 new eID 和政府骨幹網路 T-Road,就可享受免臨櫃、免奔波、免提書證、免填寫等各項便利服務。例如辦理行政業務、線上繳稅、網路投票等,不受時空環境限制,可隨時隨地操作,大幅降低民眾向政府申辦各類業務的成本。 

new eID 的資安風險

  數位身分證 new eID 的「一卡多用」功能,也帶來了資安風險。若攻擊者入侵了數位身分證 new eID 的系統,那麼攻擊者就可以輕易地進行各種非法活動,如進行金融交易或者盜取他人身份 

  此外,數位身分證 new eID 還存在一些技術層面的風險。例如,使用者的電腦可能感染了病毒或惡意軟體,從而讓攻擊者有機會竊取數位身分證 new eID 的憑證,進而造成個人資料的損失。 

政府該如何因應 new eID 的資安風險

  考慮到 new eID 所涉及的龐大資訊量和隱私敏感性,政府應該針對其應用場景和風險進行全面的資安風險評估。首先,政府需要加強與資安專業機構的合作,持續改進新版身分證的安全措施,以確保其抵禦不斷變化的資安攻擊。其次,政府應該積極推廣資訊安全意識,對公眾進行資訊安全培訓,提高民眾在使用 new eID 時的資訊安全素養,從而減少個人資料泄漏和濫用的風險。此外,政府也可以考慮引入最新的技術和方法,如區塊鏈和人工智能,以加強 new eID 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。總之,政府必須將資安納入新版身分證的整體規劃中,進行全方位的風險評估和控制,以確保 new eID 的安全、可靠和有效運作。 

從德國經驗探討提升new eID的資安與民眾信任度

  其他國家在推動數位身分證上的經驗與做法,對於 new eID 的資安問題,也許能夠提供一些參考。德國政府推動 eID 的方式值得關注,他們採取了循序漸進的方式,先推出電子護照及其系統,慢慢進行法規與施行細項的制定,直到時機成熟再推出 eID此外,德國政府也公開透明地制定了電子身分證製作與技術規格,讓民眾可以了解政府、eID 服務商所存取的資訊,選擇是否要使用數位身分證。這種開放透明的方式,確實能贏得民眾的信任,使 eID 的普及率達到了全國超過6。在推動 new eID 的過程中,政府也可以借鏡德國的經驗,先從部分業務開始,慢慢擴大,並公開透明地制定相關法規與技術規格,以提高 new eID 的資安 

結論 

  數位身分證 new eID 的資訊安全風險和挑戰是不可忽視的,政府需要加強資訊安全的意識,採取有效措施加強數位身分證 new eID 的安全性,從而保障公民個人資料的安全。個人也應該加強自身的資訊安全意識,如定期更換密碼、使用安全的瀏覽器和避免使用公共無線網路等,共同維護社會的資訊安全。 

參考資料 

返回頂端